记者 杨丽萍 赵冬 李宇航 文 周甬 图
开栏的话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则天下安。河南作为“中国粮仓”,重任在肩。郑州作为河南省会,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为展现农业强国建设中的郑州新实践,郑州日报社今起推出“田野里的新质生产力”系列报道。记者兵分多路,深入农业各个领域及部分县(市)区采访,邀请农业专家学者进行权威解读,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呈现“农业+科技”新成果,全景展现郑州在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新发展、新成就。
孟秋时节,荥阳王村的一个农场里,密密麻麻的甘蔗长势正旺,绿油油的叶子片片舒展,紫莹莹的茎秆拔节向上,再过一个多月,它们就会完全成熟。热带水果甘蔗咋在温带的郑州安了家?这得从老乡孙建材的“高科技”鱼塘说起。
鱼塘装上“高科技”
走进荥阳千山万水农业有限公司农场,一边田地,一边鱼塘,田里庄稼丰收在望,塘里鲈鱼频频跃起,好一片粮丰鱼肥的田园风光!
让人惊奇的是,这里的鱼塘水面竟高于地面,塘底还铺了一层“黑地板”,鱼儿时不时从增氧机打起的朵朵水花中游弋而过,水清池浅一览无余。
塘边的地洞里安装了一堆“铁家伙”,另有一道“7”字形水池围绕鱼塘,一条条像“触手”般的水管从水池通向旁边的田地。
这是给鱼塘装了啥“高科技”?
“这叫168水产养殖模式!”孙建材乐呵呵地说。
2016年,孙建材在荥阳的一个山坡上承包了一片地,刚开始只是想种一些农作物,但种植农作物需要大量灌溉用水,他就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在田边建几个鱼塘,这样就可以用养鱼的水浇地,既省了灌溉的钱,又赚了养鱼的钱。
“我当时想得可美,但就是不知道咋干,多亏了咱市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他们给我讲了自主创制的‘168水产养殖模式’,听完我就一拍大腿、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嘛!”回忆起这段承包经历,孙建材言语里满是感激。
“变废为宝”够给力
据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产技术推广站书记王健华介绍,“168水产养殖模式”指的是建造一个漏斗型池塘,包含“漏斗设计、鱼粪集排、生态循环、高效农业、智能管理、吊水提质”六大技术,具有“节水、节地、降本、简单、灵活、高效、安全、质优”八大优点。这种水产养殖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全自动排污系统改善鱼类生存环境,同时把养鱼废水资源化利用。
眼前的鱼塘就是孙建材按照“168水产养殖模式”建造而成。漏斗型的设计让鱼塘可以利用锥形体的离心力,更加方便地收集鱼类排泄物。全池铺设防渗膜的同时,鱼塘底部还设置了排污管道,每天定时自动抽排,既保持了鱼塘的水质清新,也为鱼类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大大减少了鱼病的发生。
“根据测算,这种养殖模式能让鱼类成活率达到95%,相同面积养殖大口黑鲈、丁鱥等,比传统池塘每亩增产6倍以上, 亩产达到1.5万斤到2万斤,亩利润可达8万元以上。”王健华说。
据孙建材介绍,富含有机质的鱼塘废水被抽排后会先流入“7”字形的净化池,净化后再通过一条条管道排向农田,田里的水稻、玉米、萝卜、梨、桃等农作物需要灌溉时,他只需打开设施开关就能送水入田。
“这些尾水对鱼儿来说是影响生长的污水,对农作物来说却是富含养分的生长之水。这就叫‘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而且用养殖尾水浇灌出来的农作物,不仅产量高,口感更好。这里的梨、桃等水果,个儿大味甜,口感没得比,每年果一熟,就有市民找我抢购。”孙建材美滋滋地说。
“南果北种”甜如蜜
“种啥啥好吃,种啥啥丰收。”“168水产养殖模式”让孙建材尝到了甜头,他又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种上甘蔗,应该也会更甜吧?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2023年,他先种了二分地,去年10月,甘蔗大获丰收,让他喜出望外。
“虽然个头没有南方的甘蔗高,在甜度和口感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尝过的人都说‘甜度满满、酥脆无渣’,去年还没来得及拉去市场就被他们抢空了。”回忆起去年的甘蔗大丰收,孙建材多少有点“凡尔赛”。
这不,今年孙建材果断扩大了甘蔗的种植面积——两亩半!去年的12倍!预计每亩可产出甘蔗4500根。
虽然田里的甘蔗还有一个多月才能上市,但现在就已经有人找孙建材预定了。
再次尝到甜头的孙建材又开始琢磨,他打算再种些“南果”,还用“168水产养殖模式”的养鱼尾水浇灌!
孙建材不是第一个尝到甜头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早在2019年,郑州就开始面向全市推广自主研发的高效水产养殖系统,目前金水区、惠济区、新密、新郑、中牟等地共有100多个漏斗型池塘,单个“168水产养殖模式”池塘年产量平均3万斤左右,产值30万元左右。
2021年,郑州的“168水产养殖模式”被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为健康养殖类主推技术,“168水产养殖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广泛应用,目前已推广应用到17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