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惠济区信访局积极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组织人民调解、律师、心理咨询师“三大员”进驻各级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形成来访接待、矛盾调解、法律援助、心理咨询、问题化解、教育疏导相互衔接的“六联动”工作模式,切实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一、当好来访群众的“法律引导员”。制定了《关于开展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机制。在区群众来访接待中心设立惠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选调专业律师每个工作日轮流在区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坐班接访,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对群众诉求“把脉问诊”,指引法定救济途径,让群众找到路、不走冤枉路,找对门、不进错门,使法定途径成为解决群众诉求的“首选项”和“必选项”,有效提高了依法分类处理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实现了法律援助与信访工作的高效衔接。今年以来,律师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10人次,一些信访问题在律师的帮助指导下,有序进入依法解决渠道。
二、当好来访群众的“问题化解员”。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基础作用,促进信访事项及时就地化解,惠济区信访局选派“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熟悉调解技巧、善做群众工作”的专职人民调解员进驻区群众来访接待中心。人民调解员严格按照流程和调解程序受理调处矛盾纠纷,就地实现“访调”对接,建立起人民调解在化解信访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今年以来,人民调解员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90起,调成884起,调成率99.3%。
三、当好来访群众的“心理疏导员”。针对部分来访群众情绪激动、行为过激、性格偏执,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惠济区信访局全力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把社会心理服务融入到信访工作的全过程。在区群众来访接待中心设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室,对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抑郁、行为失常人群及性格偏执的信访人,在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由信访干部引导其到工作室接受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通过与信访人敞开心扉的沟通交流,心理咨询师准确了解和掌握信访人的诉求和心理,通过阐法释理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做好信访人的工作,帮助信访人走出心理误区,打开心结,引导其依法解决诉求,达到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的目的。今年以来,为信访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18人次,有效地释放了信访人心理压力,实现了信访群众事结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