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京汉铁路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建成暨京汉铁路全线通车120周年纪念活动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黄河第一铁路桥旧址举办。专家学者、参与桥梁建设与保护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见证纪念活动启幕。
此次活动由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管理委员会、郑州日报社、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黄河文化研究所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指示精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传承弘扬黄河铁路大桥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意义,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注入文化动力。
黄河第一铁路桥,是郑州的骄傲,也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丰碑。120年前,京汉铁路全线竣工,黄河铁路桥成为连接南北、沟通京鄂两地的交通命脉。它不仅改变了郑州的地理交通格局,也开启了郑州作为“全国铁路枢纽”的历史进程。如今,这座铁桥所保留的5孔160米桥体被完整保存于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成为园内工业遗迹,供市民游客了解参观。
黄河汤汤,邙山莽莽。此次活动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同时也是深入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讲好“黄河故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具体实践。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丰富黄河文化公园的文化底蕴,成为研学旅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体验的最佳现场课堂,推动公园高质量发展。
“百年铁桥见历史,告成铁碑当重立”。纪念碑揭幕仪式完成后,与会嘉宾及专家学者一同参观了由“京汉铁路黄河大桥”“京广铁路黄河大桥”“郑焦城际黄河大桥”所组成的“三桥汇”工业遗址。
此外,“跨越世纪 桥见未来”直播也在纪念活动期间全程进行。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阎铁成做客现场,与历史文化研究、文物保护和工业遗产专家,城市规划与建筑领域学者、文化旅游业界代表围绕“京汉铁路告成碑碑文解读”“中国黄河第一铁桥追忆”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推动工业遗产成为城市文化新IP,为城市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提出新思路、新见解。
此次京汉铁路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建成暨京汉铁路全线通车120周年纪念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这座百年工业遗产重立铁碑,又进一步挖掘了郑州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底蕴,进一步增强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的品牌影响力与社会认知度,推动“黄河文化”与“铁路文化”深度连接,为“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点亮文化地标,再添历史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