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民给总理写的信有回音了
来源:本站  时间:2015-08-10 00:00

 

      杨宝生是济南化肥厂退休工人,土生土长的济南人。65周岁生日到来之前,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2个多月前,他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写了一封信,对济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了自己的建议,认为应结合部分既有铁路线,节约资源。这几天,这封信有了回应,济南市有关部门单位还专门找他开了座谈会。五月底给总理寄信

  “寄信时,没抱啥希望,真是没想到。”提起给总理写信一事,杨宝生说自己绝对不是心血来潮。作为爱泉人士,他一直很关注“保泉与建地铁”。

  “建地铁,济南人最担心影响泉脉。”杨宝生说,早在2011年他就提出,轨道交通并非必须建在地下,也可以采用地上、高架等交通形式,在保泉敏感区和景观敏感区合理选择不同的轨道敷设方式,让轨道交通走地上,甚至走高架,避开地下泉脉。

  如今3条市域快线已获国家批复,其中地铁R1线已经开建。杨宝生反复研究R线和M线走向及周边环境,认为济南部分原有铁路线,包括老胶济铁路线、津浦铁路线,可以再次利用起来,“支援”轨道交通,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

  “这个事,牵扯地方和铁路协调,单单济南或是山东省不好办,思来想去必须向总理反映。”杨宝生的这封信字斟句酌,反复修改了五六遍。

  今年5月29日,杨宝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寄出了这封信。随信寄出的还有杨宝生手绘的《济南市公共交通主动脉框架示意图》与生活日报有关轨道交通的报道。五天后就收到答复

  杨宝生在信中写道,待建的轨道交通应与现有铁路进行合作,并在信中陈述重复建设的弊端:“要舍弃很多建筑物,有些地上、地下文物、古迹、泉脉等会受损;增加城市道路的密集度,本来比较密集的城市道路,再增加轨道交通网,本为城市道路交通减少拥堵,实际为城市添堵,甚至会失去很多不可再生的土地。”

  杨宝生建议,济南轨道交通依托穿城而过的铁路为主线,依据实际情况增添地下、地上、空中轨道交通。

  五天之后,信就有了回音。6月2日,国家信访局给杨宝生发来短信,称他提交的信访事项已经交由山东省信访局,由山东省信访局转交了济南市信访局。

  经过前期电话沟通,8月4日,杨宝生和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市信访局三方坐下来,就信中提到的济南地铁建设与铁路相结合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轨道集团的人给我说,有些想法我们不谋而合。”在杨宝生提供的回复件中,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在轨道交通规划前期阶段,有关专家、部门也开展了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现有铁路结合方面的研究工作,初步方案为利用济南西至济南站联络线和既有胶济线至济南东客站,连接济南西站、济南站、济南东客站三大铁路客运枢纽形成轨道线网。

    根据规划,R2线即是主要沿既有铁路走廊敷设的线路,最大化地利用了既有铁路沿线资源。

    “目前,该项目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单位正在开展具体方案的研究工作,在技术标准、服务能力、建设时序、运营管理等方面还需要同铁路部门进一步沟通,保证轨道交通建设和铁路的有效合作。下一步将结合杨宝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完善线网布局优化交通衔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这样书面回应杨宝生。

    杨宝生在答复意见信中写下了“满意”二字。他告诉记者,这件事到此告一段落,以后他仍然会持续关注地铁建设,为济南的发展建言献策,“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咱是济南人!”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