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文化+科技 创造美丽新生活
来源:郑州文明网  时间:2017-01-12 08:31

在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大潮中,从无所不包的“泛文化”转向“高、精、尖”地与教育、工业、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一路凯歌。在郑州的西部,就有一座“文化+科技”的文化产业园区——中原科技创新文化产业园,在这里,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地促进了园区在产业版图上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新年的到来,该园区有何新的发展计划?已有哪些可以造福市民的文化产品?本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产业园区里的“独一份”

郑州高新区文化旅游局副局长边峰介绍,中原科技创新文化产业园起步区12平方公里,重点包括中原广告产业园、创业中心、郑州软件园、石佛艺术公社等专业园区。“它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特色,可以说是各种产业园区里的‘独一份’。”边峰表示,园区以动漫游戏、数字文化、广告创意、软件信息服务等四大产业为主导,2016年实现文化产业总收入198亿元;集聚文化类企业超500家,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

记者了解到,作为高新区的核心产业,园区的动漫游戏类企业有14家通过文化部“国家动漫企业”资质认定,集聚了约克动漫、小樱桃、二兔文化、壹卡通、华冠科技、漫画时代等一批优质骨干动漫游戏企业,创作出一批优秀的自主版权作品,其中,华冠科技创造的嘻多猴形象成为文化部保护的优秀动漫形象符号;文物保护方面,郑州枫华实业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新三板上市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文物保护装备标准10项,在全国高端文物修复设备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00%,业务范围覆盖全国400余家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依托龙头企业的丰厚资源,以文物修复设备、文物展示设备、文物复制、文物衍生品为核心的大工艺美术产业链也正在完善中。

边峰介绍,高新区加快发展广告创意与数字文化,在互联网营销领域的企汇网是河南最大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营销服务平台、新三板上市企业;在创意设计、礼品纪念品等领域,培育了华冠文化、赏豫文化等一批高成长企业,涌现出喜多猴、豫游记等特色文化产品;在数字阅读领域,集聚了点读科技、天星教育等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企业,开发出“咿啦看书”等先进数字产品;软件信息服务方面也有威克姆在全国部署了29个省级云平台,构建了全国最大的教育资源云,应用于全国14000余所学校,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渗透和引领,将高新技术应用到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中,全面提升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度与层次,是高新区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法宝”。

“我们在文化科技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选择、体制机制以及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进行探索,强化全球链接及国际合作,进一步整合国内外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及要素,这样才能加快形成开放发展新局面。”边峰说,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超过5%,给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经过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到2020年园区产业总收入预计将突破350亿元,占高新区总收入的比重达60%,争取聚集和培育20家收入过10亿元企业、50家以上收入过亿元企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超过10个,推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原创型作品,形成大企业带动作用显著、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培育“跨界”新兴业态

记者了解到,郑州高新区科技资源优势明显,在技术创新、终端集成和系统集成环节拥有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威科姆为代表的一批科研院校和企业。“未来,高新区将依托信息工程大学等院所的技术创新优势,强化文化对北斗产业的内容支撑、创意和设计提升,推进北斗领域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向文化领域的转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郑爱民表示,此外,“智能制造+文化”也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如地铁APP智慧交通,可穿戴设备、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服务,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具有颠覆性和变革性的新业态,都是文化和科技联姻后,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的福音。

“科技也好、文化产业也罢,归根结底,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造福广大群众的生活。”边峰深有感触地说,在高新区,无论是汇聚艺术家的石佛艺术公社还是融合中原文化、当代文化的现代商业综合体“保利国际文化广场”,还有依托天健湖公园规划建设的动漫主题公园,都是为了使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便捷,“能力越大意味着责任更重,中原科技创新文化产业园文化与科技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我们有信心在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产业特色、空间载体、发展环境等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科技文化将带给广大市民更值得期待的明天!”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